2019年11月9日,由清华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以“跨界·创新·无限”为主题的首届“音创未来:跨界人才与产业繁荣”国际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论坛云集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海内外近500位顶尖音乐人才、音乐从业者、专家学者、行业伙伴等,共同就未来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产业繁荣发展新途径、中国青少年文化认同构建与文化自信提升等主题,展开了前瞻性的思考与探讨。本届论坛中,全新研究成果——《2019中国音乐人报告》正式发布,第三届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震撼启幕。
王自强致辞
舒刚波致辞
论坛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通过远程视频,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与会人员表示问候。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政策法制司司长王自强、教育部国际司政策法规处处长舒刚波、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作为嘉宾代表致辞,围绕音乐的内涵、版权保护、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跨界人才等方向,道出了音乐教育前沿新格局。
彭刚致辞
刘守训致辞
刘守训校长认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音乐教育、音乐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更是当下音乐教育、音乐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和关键。”并就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和艺术教育领域的优势,表达了“跨界传媒引领时代趋势,砥砺前行共创美好未来”的热忱祝愿与期盼。
关注音乐人,守护音乐教育事业:
《2019中国音乐人报告》发布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然而在“盗版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我国音乐人的价值几乎被淡忘,音乐人缺乏打造精品的物质保障,缺乏为之效力的行业组织,缺乏音乐表达的演出机会。关注音乐人生存现状,即是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倾情守护,更是推动未来艺术人才教育发展的重要行动。
张丰艳教授发布报告
基于此,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张丰艳教授带领工作小组历经5个月的倾力调查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2019中国音乐人报告》,在本届论坛中如期发布。报告围绕人群画像、收入、流媒体音乐平台使用情况、现场演出、版权问题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剖析国内音乐人的画面观,并对如何提升市场活力及改善音乐人生存状况,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现场有专家表示,报告的发布给未来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行业发展将有章可循。
外宾认真聆听报告发布
寻找有音乐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第三届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启动
在常规认知里,音乐人才大多来自艺术院校音乐类专业的专门培养。而多元化时代的到来,这一形势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未来所需的艺术人才,从以往的技能型转向同时具备艺术技巧深度、知识储备宽度和国际视野高度的“十字型”。
“音乐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等教育,更需要基础教育的沃土。”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学院院长李俊梅在发言中表示。本届论坛中震撼启动的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即是新时代下艺术人才跨界培养的开拓者。
李俊梅院长致辞
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联合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社会力量,通过围绕音乐展开的系列活动,将音乐元素与演讲、视觉设计、绘画、创意、创作等融汇贯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播下思维创新的种子,尊重每一份奇思妙想,呵护每一次勇敢表达,聆听每一首成长创作,为具备综合素养的音乐爱好者提供梦想绽放的舞台;寻找探索挖掘具备综合素质的青少年,架起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绿色桥梁,打造并建设具备社会先进性、时代科学性、未来引领性的跨界人才培养基地。
第三届“国际青少年音创未来人才计划”启动仪式
中外名家把脉音乐教育:
音乐与生活一切息息相关
无论是人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还是国家的兴衰,音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地位重如泰山,与生活中的一切息息相关。
谢嘉幸致辞
樊国宾致辞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特别提出了“为人生而音乐”的创新理念,并从美育的角度明晰了新时代音乐教育将面临的转向。中国唱片集团总经理樊国宾、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蒋雄达分别围绕音乐人才培育与文明秩序塑造、音乐跨界和创新教育、音乐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升,品古观今,全景展现了音乐与人、与各行业密不可分的联系。理念与观点碰撞出新的火花,音乐教育的未来之路从此有了更多光明。
王殿军致辞
王殿军校长在发言中,以毕达哥拉斯、巴赫、爱因斯坦、泰戈尔、钱学森、村上春树等中外名人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将跨界人才提向新高度。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以清华大学历年音乐跨界人才代表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音乐跨界人才的培养模式。
赵洪致辞
据悉,清华大学多年来通过设立辅修专业,以及为学生开设的200多个班次的选修课程,如音乐、舞蹈、影视等,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围绕学生艺术团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知识与土壤,提供人才培养的复合模式,已成为音乐跨界人才培养的成功践行者。
三大会场聚焦音乐产业:
共筑新时代产业发展轨道
新时代音乐产业将如何发展?本届论坛特别安排了9大主题发言、8场圆桌论坛以及人工智能下的音乐演示,分布在三大分会场。
分会场议程展示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伯利克音乐学院、美国迈阿密大学、爱默生大学、腾讯音乐娱乐、中国唱片集团、中国乐器协会、华文创投、芒果投资、爱乐乐团等数十位海内外音乐从业者、教育家、投资人,分享并探讨了音乐产业国际信息标准化、原创音乐人与产业驱动力、资本与科技对文创产业的赋能、艺术投融资与人才培养、中美人工智能在音乐产业中的应用、艺术与科技的美美与共、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基础教育中学校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文化与音乐教育学、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乐器大国的人才匮乏与解决之道、艺术家在版权改革中的获益、版权改革与技术革新等。
分论坛内容展示
鲜明的观点主要围绕两大核心层面:
一是关于未来音乐产业的创新发展,原创音乐永远是产业发展的内核,在多元化时代中,人才培养、版权保护、科技加持、艺术投融资等必将作为新合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产业发展辅以支撑。
二是关于音乐人才的培养,多元化社会需要多元化人才组合,未来的人才培养要从以往的单一技能型转向创作表演型、传授型、技术型、产业服务型、跨界综合型同步培养,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总结
从“互联网+”伊始到AI、VR、区块链时代,文化艺术行业跨界融合趋势愈演愈烈,必将重构艺术教育生态,本届论坛全面展现了这一趋势的加速到来。论坛将持续举办,凝聚行业新合力,积极探索、践行以音乐艺术为切入点的跨界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掘出更多热爱音乐、追逐梦想的青少年,为世界输送“十字型”音乐人才,培养社会领袖,让音乐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